隨心所欲
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隨心所欲: 澳門聖保祿牌坊[大三巴牌坊]
隨心所欲: 澳門聖保祿牌坊[大三巴牌坊]: 澳門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 ,“三巴”即“聖保祿”的粵語音譯。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,屢焚屢建,直至1835年10月26日,最後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,此牆因類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“大三巴牌坊”。 歷史沿革 400多年前,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門...
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
澳門聖保祿牌坊[大三巴牌坊]
澳門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,“三巴”即“聖保祿”的粵語音譯。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,屢焚屢建,直至1835年10月26日,最後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,此牆因類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“大三巴牌坊”。
歷史沿革
400多年前,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門,也把天主教帶到了澳門。 1562年,葡萄牙人歷經數年,在澳門建起了這座教堂,取名“聖保祿”教堂。葡語“聖保祿”發音接近粵語中的“三巴”,所以也稱“大三巴教堂”。後來,教堂兩次毀於火災。 1602年,聖保祿教堂再次重建,歷經35年於1637年完工。 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,只剩下耗資3萬兩白銀的前壁,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。
牌坊高約27米,寬23.5米,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“巴洛克”(畸形珍珠barroco)式建築物,共分五層,底下兩層為同等的長方矩形,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。頂端豎有“十”字架,其下嵌有像徵聖靈的銅鴿;銅鴿像的旁邊圍著太陽、月亮及星辰的石刻,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;銅鴿之下為一聖嬰雕像,其左上是“永恆之火”的雕像,右側則是“生命之樹”的石刻;第三層的正中刻著一個童貞聖母像,旁邊以牡丹和菊花環繞,前者代表中國,後者代表日本;雕像左方還刻有“永恆之眾”。一艘“葡式帆船”及一個“面目猙獰的魔鬼”;第四層分別供奉耶穌四名聖徒的雕像;第三層與第四層的左右兩側,雕刻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象徵動物-獅子;底層為三面門戶,正門的楣額上用葡文刻著“MATERDEL”意即“天主聖母”,兩側的門上刻有耶穌的記號“IHS”。大三巴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,既保留傳統,更有創新;既展現了歐陸建築風格,又繼承了東方文化傳統,體現著中西文化結合的特色,堪稱“立體的聖經”,是遠東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築。[ 網絡介紹]
新增說明文字 |
訂閱:
文章 (Atom)